学校开展“行走中的思政课”:于红色沃土厚植爱国情怀

作者: 时间:2025-04-28 点击数:

 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创新思政教育形式,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4月26日,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行走中的思政课”活动。50多名师生满怀崇敬与期待,踏上了前往昆嵛山革命陈列馆、一一·四暴动策源地遗址的红色之旅,以“走读”的创新方式,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,让思政教育在行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  当师生们踏入昆嵛山革命陈列馆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。陈列馆内,九个展室依次展开,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,生动呈现了中共胶东特委诞生、胶东人民革命武装发祥、胶东人民兵工发源、昆嵛山驻军相关战斗和建设历程等重要历史片段。在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下,师生们沿着历史的脉络,深入了解昆嵛山在胶东革命史册上的独特地位和突出贡献。

  一幅幅诉说往昔的革命图片,定格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眼神和无畏的身影;一件件弥足珍贵的革命遗物,承载着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热血与激情;一段段直抵心灵的奋斗征程,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。大家边走边观,目光被一件件展品深深吸引;边观边听,沉浸在讲解员生动地讲述中;边听边学,汲取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精神养分;边学边悟,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。这种沉浸式的理论学习体验,让师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,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从红色资源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。

  “虽然听说过这些革命先烈的故事,但是再次听了讲解,仍然心潮澎湃。”一位同学感慨地说,“特别是了解到‘昆嵛英雄’于得水、‘昆嵛之子’冯德英的英勇事迹后,我更加敬佩他们的勇气和担当。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,依然坚守信念,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。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,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遇到困难不退缩,勇敢面对挑战。”

  近年来,学校始终贯彻“三全育人”理念,将立德树人贯穿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。学校高度重视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,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途径、新方法,积极与昆嵛山林场携手共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充分利用昆嵛山丰富的红色资源,打造出沉浸式、体验式的“行走的思政课堂”。

  为了让“行走的思政课堂”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,学校依据“四步教学法”精心设计教学环节。第一步,“走”出校园,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。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,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革命历史,触摸历史的脉络,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。第二步,“讲”感受,分享心灵的触动。参观结束后,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分享活动,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感,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感悟。第三步,“思”深意,挖掘精神的实质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,思考如何在当今时代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,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。第四步,“行”动实践,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。鼓励学生将红色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,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,让思政教育在知行合一里真正走进学生心中。


Copyright 2010-2012 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工作处 版权所有 教育技术中心 设计制作